前几天在天津参加母校校庆活动,安排得满,除了开会,晚上一般还跟校友们搞第二场,第二天一早还不能睡懒觉,所以虽然眼里能扫一眼行情,但是几天没提笔写日记。

今天在更宏观一点的视角谈谈经济和金融转折,顺便可能也提一下行情。

一、我的长期大转折判断

我想把我们经济学、金融学的转折分三段,这里面主要是预测,算一家之言。

第一阶段:始于80年代,40年改革,30年资本市场,属于总体是向外看,对外学,拿来主义的阶段;

这跟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融合度最高,我们上大学伊始,所有带“国际”两个字的专业都是最热门的,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我们彼时的落后是绝对的,所以崇拜是绝对的,所以全球化视野,广泛的涉猎,建设自己的新市场要先参考国外的指标,选择新方向先研究一下国外的发展历程,高端师资从海外引进,论文范式向国外看齐,到今天,这一点还基本如此。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效率高,共识多;

但是近十年来,我觉得边际收益大幅度递减,越来越多的海外框架和范式跟国内实践有巨大冲突,盲目照搬数量指标用于研判国内越来越出错误,昨天夜里美股的走势一般无脑影响今天A股走势,我每年参与硕士论文的评审,有时候看看学生研究的东西不应该仅用模型检测,甚至都不需要模型检测,反而首先应该多深入到业界了解真实情况,但是似乎不那样做论文根本不可能过关。

最恐怖的,我们产生了一大批天天靠深度“刻舟”,进而推导“求见”政策建议的经济学家、研究员,副作用不小。

我想也许2022、2023年算是分水岭吧。

第二阶段:深刻理解国外一般理论的本质,深度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扬弃和融合阶段。

这是新一代人的大机会。很多后来者羡慕40年前的改革,羡慕30年前的南巡讲话,其实其本质是变革带给新人的机会,因为老人相对来讲更有思想的桎梏,更不容易变革,更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判断新人是否在瞎胡搞。

那现在这个变革,又是一轮超大转折,有深刻的国际化视野,又能深度理解中国的,更容易脱颖而出。当然要求也更高,既不能到海外做了几天考察交流,也不能在国内刚访谈了两个企业就贸然做结论。

我预判这个阶段也许需要20年,前10年激烈争论,老同志各种不舒服,各种看不惯,各种想不开,甚至会各种碰壁。后10年,一是形势越来越明朗,转折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二是控制喉舌的老同志即便因为年龄的原因也被边缘化了,大家可以更客观地讨论新问题。上一轮变革我们不希望过分讨论“姓资姓社”,我看,后面十年面临同样的问题,其背景可能是“姓中姓美”。

这种转折对我这种年龄的人是很残酷的,因为很多的理论实践,可能被理解为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否定(其实不完全是)。转过去,心情愉快,转不过去,埋怨30年后,了此残生。

第三个阶段:思想输出,理论和实践输出。

在中国被证明的很多东西,将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很多的理论和实践被借鉴,被采纳。

诺贝尔有经济和和平奖,假设这个奖项真的没有那么重的政治色彩,应该有中国学者在这个阶段获得这个奖项。但是因为对奖项政治化的悲观,我也相对悲观。我更乐观的也许是一个很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类似的奖金授给外国学者。

以上是我的预测,但是这种预测表面上对绝大多数人没影响,所以也不会有共鸣,就当一个神棍算命吧,我也希望能对一小部分人有启发,我也希望再过20、30年,我也回望一下做个检验。

二、转折初期几个具体方面的梳理和预测

其实很多场合做过梳理和发言,这里特别简洁地整理几个字:

1、宏观调控

超越主要观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而是在这两条政策主线下多部委、多地方、多维度的相机抉择搭配,资本市场政策也是多维度的相机抉择搭配之一,如果这样看,大家就不要再仅是以经济数据的统计结果来论证来年资本市场的好坏了。

2、金融

金融被理解成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总体地位上升,承担更重要的国家职能和国际竞争职能,公平和效率、开放和安全的冲突长期存在。部分职位超高薪的做法将长期受限;

金融的多数子行业,都将呈现总量上的减量提质,结构上大要塑造少量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无霸,小要塑造具有区域特色、因地创新、有独门暗技和充沛活力的中小型机构,格局上既不像其他基础设施那样寡头,又不像其他市场化行业那样充分竞争。(这句话希望金融机构高管多思考)

经济和社会的达尔文思想将大大被收敛,被抑制,而这个变化可能会被部分人理解成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倒退。但是我以为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后者是在前者约束下的持续深化和推进。

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牵一发动全身,是牛鼻子。

未来两年,上市公司数量视角的“减量提质”导向同样存在。

做法上,三个交易所,五大板块在IPO政策上的“坚守定位”暂时需要大家以“愈演愈烈”来理解。IPO政策对各类主体都是重大导向,无论你做创业,还是做投资,都需要再深刻认知,就这个理解,我大概在各类课程中讲过5年多了,我的学员如果还有印象,建议你们再回看一下。

IPO政策更像“堵”,但是从大禹治水时代,我们就知道疏、堵结合才是正途。

所以并购重组就成为“疏”的抓手,而相对于IPO政策坚强的“板块定位”,并购重组将在很多尺度上放松甚至突破“板块定位”,这句话投行的朋友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慢慢观察吧,这是在板块定位前提下给大量公司疏出的一条路,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怨天尤人,那真没一点办法。

A(这里A代表A股已上市公司)可以并购A(吸收合并是绝对减量);A可以并购非上市公司,这是少做增量,稳量提质;非上市公司可以并购A,这也是稳量提质;从严退市是绝对减量;第二生长曲线的期待是乌鸡变凤凰(新质生产力),同行业整合的期待是希望本来对外有优势的产业但是内部竞争激烈的产业未来能好好赚钱(我们现在的悖论是,本来我们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因为国内竞争激烈,山头多,产能过剩,导致全行业不赚钱)。

并购重组,会是未来一到两年接续现在的总量政策,对个股波动有更大影响,更长远热度的题材,这个政策对现在的行情而言,还没产生什么大效果,最多能看到一级市场机构和投行机构心思上开始蠢蠢欲动。

所以,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白马非马,指鹿为马,都可能在未来的经济、金融、资本市场轮番演绎,接下来的日子,对新人来讲,精彩多;对老人来讲,撕裂多;

内心能否平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否对转折有认知,在思想上对转折是否能接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500字日记送给有缘人吧!

(转自:高凤勇的经济学解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